情绪本源论
这个系列就把我在接触并体悟后,觉得有道理的模型,融成自己的想法吧。
核心
其实就一句话:情绪推动思维引发行为。
所以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源自于情绪。
仔细思量一番过后,便觉得有道理。
机制
在这个基础上,它有几条运行机制:
-
强胜弱
什么意思呢?当我们同时存在两种情绪时,会取绝对值大的。
例如当任务还没做完却在娱乐的时候是既快乐又担忧的。此时的快乐假设是+5,那么担忧肯定是-4、-3之类的,必然不会是-5甚至是-6。
但当我们发现果然还是玩不踏实,决定去完成任务时,担忧便盖过了快乐,让我们去思考“要不要去完成任务”,进而开始行动。
-
具耐受、变化性
意思是要有差值才能感受到,也代表其相对性。
例如追求刺激的人,如果只是做一样的挑战,久而久之便会觉得“没那么刺激了”。
这就好比第一次挑战时是从0为基准增加到了+5。而渐渐地这项挑战就会像是你本来就在+4,+5了,所以相对而言这个运动带给你的刺激只有1的差值,甚至是已经无感了。
同样的,负面情绪也是这样,第一次从0到-5的时候感受到了5的差值,但逐渐的这个差值就减弱到趋近于0,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无视痛苦,因为这个相对的差值已经微乎其微了。
-
隐藏程序:失去了才感受的到
比方说当一个衣食无忧的人在遭遇了晴天霹雳之后,才能感受到以往种种是多么幸福快乐。失去了炊金馔玉后,方能感受到其中的滋味。
又或是所谓“如释重负”,当失去了担忧(-5)之后,这个情绪会转为快乐(+5)。就算你问说“松了一口气”未必是快乐情绪吧?但就像是从-5回到0一样,回归理性(中性情绪)。这其中的差值,不就和快乐等正向情绪起到同一作用了嘛。
-
害怕消失
其实说白了,我们都拥有一种恐惧情绪——这是为了检测“我”的存在。
是的,我们都害怕消亡。而正面情绪就是增加我的存在,而这个“我”,可以从个人上升到群体,甚至是这个天地(端看境界何如了)。
例如为什么有些人会害怕上台,因为要独自面对一群人——这放在古代、乃至于原始时代,是经常代表“我”即将面临一场掠夺甚至是消亡的。
同理为什么面对一群好朋友时却不会胆怯呢?因为这非但不是我(个人)的消亡,乃是我(上升到了群体)的增强。
再上升到所谓传宗接代,这何尝不是一种“我”的延续,又或是艺术家以身殉道——这也是我的延续。
应用
为什么我们要做心理建设,因为这是一种帮助正面情绪加分去对抗负面情绪的办法。
比方说寻找群体认同感——这就是增强我的存在,告诉自己“我不是一个人”,也就意谓着我加强了,从个人上升到了群体。那么此时恐惧或担忧等情绪就会弱于正面情绪的值。
古今多少不得志者,为何在寻得知音、伯乐后会反应那么大。因为多少年来的苦痛郁闷,都比不过把这个刻度表加爆的一句感叹——“吾道不孤啊”。
说到认同感,分享欲也是一种情况,因为分享之后便能加强”我“的存在,也可以说是向自己证明”我“的存在,进而不会恐惧消亡。
所以当我们难以做到一件事时,《原子习惯》这本书告诉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无数个最小量级单位。
这其中的道理是因为每一个最小单位都能通过情绪的检测评估:不敢上台面对十个人说话,那可以先练习面对一个人说话;如果不敢面对一个人说话可以先练习和零个人说话(例如放个玩偶或对空气说话);如果不敢说话可以先练习发出声音……无限拆分至最小单位。
这样就不用一次面临100差值的恐惧情绪,而是当习惯了-1、-2,一直到习惯-99之后,此时-100对我们而言就只有1的差值,自是不在话下。
为什么很多人会说万千说教不抵一次惨痛经历?因为奠基于情绪的认知,才是体悟过的认知。
延伸到记忆单词,甚至是记忆本身:举凡在国外因为实际用到了某单词而抵过多少次背诵、上课只记得老师说的笑话、回忆总是一个个片段、以及为何有些人甚至不用出国便能操着一口流利的外语。这都是因为奠基于情绪。
所以所谓的"just do it",就是因为纸上谈兵是没有情绪的,一旦开始去做,各种情绪便能扑面而来。
与其踌躇要不要去做,不如直接从情绪上收获吧。当然这点也有些说法,例如踌躇时做些心理建设,把刻度往正面的加,赢过负面的担忧之后就水到渠成了。(这并非代表要莽撞,而是指不要过度纠结,总不能啥都没想好,心一横就往墙上撞去吧)
最后说个有趣的,为什么会有大众认知的好人去做出惨无人道的事呢?又或是为什么会有人愿意摈弃一切只为这天下苍生呢?
事实证明,无论是极善或极恶之举,只要条件满足(刻度表允许),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。
我们说聚沙成塔、日积月累,人之所以有无限可能,就是因为这个表可以无限往一个方向走。我们只要设定目标,然后每天都加一点,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了。”台上十分钟,台下十年功“正是此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