寓意草(一)

读医案——寓意草(一)

寓意草原文

今天来看第一篇。

(分段处非原文之举,乃本人阅读痕迹耳。)

論金道賓真陽上脫之症

金道賓之診。左尺脈和平。右尺脈如控弦。如貫索。上中甚銳。

予為之駭曰。是病枝葉未有害。本實先撥。必得之醉而使內也。

曰。誠有之。但已絕欲三年。服人參斤許。迄今諸無所苦。惟閉目轉盼。則身非己有。恍若離魂者然。不識可治與否。

予曰。可治。

再四令疏方。未知方中之意。歸語門人。因請立案。

予曰。凡人佳冶當前。賈勇以明得意。又助之以麴櫱。

五臟翻覆。宗筋縱弛。百脈動搖。以供一時之樂。不知難為繼也。

嘗有未離女軀。傾刻告殞者矣。

是病之有今日者幸也。絕欲三年。此丈夫之行。可收桑榆者。

但不知能之不為乎。抑為之不能乎。

不為者。一陽時生。斗柄嘗運。

不能者。相安於無事而已。

夫人身之陰陽。相抱而不脫。是以百年有嘗。

故陽欲上脫。陰下吸之。不能脫也。陰欲下脫。陽上吸之。不能脫也。

即病能非一。陰陽時有亢戰。旋必兩協其平。

惟大醉大勞。亂其常度。二氣乘之。脫離所爭。

不必其多。即寸中脫出一分。此一分便孤而無耦。使營魄不能自主。

治法要在尋其罅漏而緘固之。斷鰲立極。煉石補天。非飾說也。

若不識病所。而博搜以冀弋獲。雖日服人參。徒竭重貲。究鮮實益。

蓋上脫者。妄見妄聞。有如神靈。

下脫者。不見不聞。有如聾瞶。

上脫者。身輕快而汗多淋漓。

下脫者。身重著而肉多青紫。

昔有新貴人。馬上揚揚得意。未及回寓。一笑而逝者。此上脫也。

又有入寢而遭魘。身如被杖。九竅出血者。此下脫也。

其有上下一時俱脫者。此則暴而又暴。不多經見者。

其有左右相畸而脫者。右從下。左從上。魂升魄降同例也。

但治分新久。藥貴引用。

新病者。陰陽相乖。補偏救敝。宜用其偏。

久病者。陰陽漸入。扶元養正。宜用其平。

若久病誤以重藥投之。轉增其竭絕耳。

引用之法。上脫者。用七分陽藥。三分陰藥而夜服。從陰以引其陽。

下脫者。用七分陰藥。三分陽藥而晝服。從陽以引其陰。

引之又引。陰陽忽不覺其相抱。雖登高臨深無所恐。發表攻裡無所傷矣。

經云。陰平陽秘。精神乃治。正謂此也。

善調者。使坎中之真陽上升。則周身之氣。如冬至一陽初生。便葭管飛灰。天地翕然從其陽。

使離中之真陰下降。則周身之氣。如夏至一陰初生。便葽蜩迭應。天地翕然從其陰。

是身中原有大藥。豈區區草木所能方其萬一者耶。

开篇第一例就是脱阳,非常符合时代背景……

先前的医生不知道怎么治就开人参,也贴合当时无招之招的做法:又能赚钱又补不死人 。

而中间关于阴阳的形象化论述就很能定出本书基调——是真的在教人的。

马上洋洋得意“我记得好像是金庸某部武侠小说有提到一般叫马上风,特别有印象。

回归正题,怎么治?

喻昌就说了:要用的,是以只能徐徐图之。

至于这个阴阳药,可以从药性赋之类的地方推敲一二。在寒热温凉里面找补阳滋阴的药。

那所谓三七分,就是开药的要点了,君臣佐使分别为何——值得斟酌再三。

最后这段冬至一阳生;夏至一阴生等等,我想坎离之中的一点真阳至阴的道理还是非常清晰明了的。

这些个自然道理恰恰印证了**”身中原有大药“这句话,只要顺应“道”**就能解决。


所以总结,什么病?就是闭眼就感觉轻飘飘的,正是上脱特有的“妄见妄闻”了。

我们都知道本来人体是阴阳相抱,而现在阳欲上脱,所以治法要在尋其罅漏而緘固之。

七分阳药,带领着要往上飞走的真阳,一起随这三分阴药回来相抱。当真是缓治之法,只能一点一点引导让他俩回归阴阳平衡。

没说的部分当然就是后续的加固,这点让我们看下一篇后续。


金道賓後案

金道賓前案。次年始見而問治焉。今再伸治法。

夫道賓之病。真陽上脫之病也。

真陽者。父母構精時一點真氣。結為露水小珠。而成胎之本也。

故胎在母腹。先結兩岐。即兩腎也。

腎為水臟。而真陽居於其中。在易坎中之陽為真陽。即此義也。

真陽既以腎為窟宅。而潛伏水中。凝然不動。嘿與一身相管攝。是以足供百年之用。

惟夫縱慾無度。腎水日竭。真陽之面目始露。

夫陽者親上者也。至於露則魄汗淋漓。目中有光。面如渥丹。其飛揚屑越。孰從把握之哉。

所謂神魂飄蕩。三年未有寧宇也。

故每歲至冬而發。至春轉劇。

蓋無以為冬水收藏之本。無以為春木發生之基。

以故腰脊牽強。督脈縮而不舒。且眩掉動搖。有風之象。總由自伐其生生之根耳。

夫生長化收藏之運。有一不稱其職。便為不治之症。

今奉藏者少。奉生者更少。為不治無疑矣。

而僕斷為可治者。以有法治之也。

且再經寒暑。陰陽有漸入之機。而驗之人事。三年間如處絕域。居圍城。莫必旦夕之命。得於懲創者必深。夫是以知其可治也。

初以煎劑治之。劑中兼用三法。一者以澀固脫。一者以重治怯。一者以補理虛。

緣真陽散越於外。如求亡子。不得不多方圖之。

服之果獲大效。於是為外迎之法以導之。更進而治其本焉。

治本一法。實有鬼神不覷之機。未可以言語形容者。姑以格物之理明之。

畜魚千頭者。必置介類於池中。不則其魚乘雷雨而冉冉騰散。

蓋魚雖潛物。而性樂於動。以介類沉重下伏之物。而引魚之潛伏不動。同氣相求。理通玄奧也。

故治真陽之飛騰屑越。不以黿鱉之類引之下伏。不能也。

此義直與奠玄圭而告平成。施八索以維地脈。同符合撰。

前案中所謂斷鰲立極。早已言之矣。

然此法不可瀆也。瀆則魚亂於下矣。

其次用半引半收之法。又其次用大封大固之法。

封固之法。世雖無傳。先賢多有解其旨者。

觀其命方之名。有云三才封髓丸者。有云金鎖正元丹者。

封鎖真陽。不使外越。意自顯然。先得我心之同矣。

前江鼎翁公祖案中。盞中加油。則燈愈明。爐中覆灰。則火不息之說。亦早已言之矣。

誠使真陽復返其宅。而凝然與真陰相戀。然後清明在躬。百年嘗保無患。

然道賓之病。始於溺情。今雖小愈。倘無以大奪其情。勢必為情所壞。

惟是積精以自剛。積氣以自衛。積神以自王。再加平日之把持。庶乎參天之榦。非斧斤所能驟傷者。

若以其時之久而難於忍耐也。彼立功異域。齧雪虜庭。白首始得生還者。夫獨非人也歟哉。

前案中以絕欲三年為丈夫行。可收桑榆者。亦早已言之矣。

今以藥石生之。更不得不以苦言繼之。

僕不自度量。輒以一葦。障狂瀾也。其能乎否耶。

前面在讲这个基础概念,肾的坎水中藏着真阳躲在命门。这个先天真阳就像“一团能量”被包裹住。

但当外面的这层肾水因为纵欲过度被用完之后,真阳就冒出来了。而我们知道阳者亲上,它就像气球一样往上飘。

原文说“露則魄汗淋漓。目中有光。面如渥丹。其飛揚屑越。孰從把握之哉。所謂神魂飄蕩。三年未有寧宇也。”这就像把真阳戴在头上的“戴阳”现象。

再来说冬无所藏,春无所生,故有眩掉動搖——正好贴合了原病式所说的:

諸風掉眩,皆屬肝木。

所以为什么是肝木问题,原来更前一步是肾水不足之故。

既然无藏无生,为什么喻昌还敢断为“可治”?

以有法治之也。且再經寒暑。陰陽有漸入之機。而驗之人事。三年間如處絕域。居圍城。莫必旦夕之命。得於懲創者必深。夫是以知其可治也。

一则有法,二则非危于旦夕,所以可治。

那怎么治?三头并进——以澀固脫、以重治怯、以補理虛。

他说这真阳散于外,就像走丢的小朋友,必须多方图之。

煎剂吃了,有效。接着就是外迎之法,再来治本。

治本之法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。鱼本性好动,所以以蚌类介类引诱其潜伏于底。而现在真阳也好动,因而想办法引它往下沉伏。当然这个引诱的东西也不能贪多,不然会乱套。

总之有方向之后就开始“半引半收”、“大封大固”。像捉小动物那般,先引诱之后赶紧关上笼子。

而这个封固之法,毕竟在古代很常见,成方者众,他也就没重点提及,金锁正元啊、三才封髓啊,这些都一抓一大把的。

再来这个“盞中加油。則燈愈明。爐中覆灰。則火不息”也很有道理。可以仔细琢磨。

道賓之病。始於溺情。今雖小愈。倘無以大奪其情。勢必為情所壞。惟是積精以自剛。積氣以自衛。積神以自王。再加平日之把持。庶乎參天之榦。非斧斤所能驟傷者。

最后这段也算是小小吐槽,毕竟是克制问题,今日就算真阳归位,如果依旧纵欲那也势必“为情所害”。

所以也只能苦言继之,自己又何尝不是“一苇障狂澜”。


讲一下以涩固脱吧,医家有云:“涩可固脱”、“脱則散而不收,故用酸澀藥,以斂其耗散”。

所以为了不让其发散,用固涩药来收敛。

例如笔花医镜讲肾部提到的,六味地黄丸其中一味山茱萸,正是“固敛”之效。(参考此图)

肾气丸组成

当然延续刚才思路看此方:滋阴、固阳、补肾什么的,想必就都是很简单的道理了。